拼音kèn lè
注音ㄎㄣˋ ㄌㄜˋ
⒈ ?勒索;刁難。
⒈ ?勒索;刁難。
引元 岳伯川 《鐵拐李》第二折:“我見新官到呵……馬前劍有三千箇利便,舊官行掯勒些東西,新官行過度些錢。”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以后米、麵、柴、薪、菜蔬等項,須是一一供給,不許掯勒短少,直待我嫁人方止。”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馭衙役》:“憲役下縣,官給飯食;起程,官給路費。必不令鎖帶該胥,恣意掯勒。”
茅盾 《子夜》十七:“要是我們找不到旁的主顧,那時候再去和 老趙 接洽呢,就要受他的掯勒,不去和他接洽呢,他會當真對我們來一個經濟封鎖,那不是更糟了么?”
⒈ ?刁難、苛扣。也作「勒掯」。
引《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以后米面柴薪菜蔬等項,須是一一供給,不許掯勒短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