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ūn qíng
注音ㄐㄨㄣ ㄑ一ㄥˊ
繁體軍情
詞性名詞
⒈ ?軍事情況;軍事態勢。
例泄漏軍情。
英military or war situation;
⒈ ?軍事情況。
引《全唐詩》卷八九九載《虞美人》詞:“帳中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
《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薛仁貴跨海征遼故事》:“商量大事朝廷準,失誤軍情斬滿門。”
谷斯范 《新桃花扇》第三十回:“靖南侯、廣昌伯、東平伯 都派來十萬火急軍差,在兵部等侯叩見老相國,有機密軍情稟報。”
⒉ ?猶軍心。指軍中人員的情緒。
引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韋皋 薨,行軍司馬 劉闢 知留后,率將士逼監軍使,請奏命 闢 為帥,以徇軍情。”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七:“﹝ 王德用 ﹞善撫士卒,得軍情。”
⒈ ?軍隊的情勢、情報。
引《三國演義·第一一七回》:「江油城守將馬邈,聞東川已失,雖為準備,只是隄防大路;又仗著姜維全師,守住劍門關,遂將軍情不以為重。」
《西游記·第六回》:「我蒙師父差來打探軍情,見你這般猖獗,特來擒你!」
1.到目前為止,仍未有證據表明三軍情報局在玩兩面三刀。
2.北伐之時,誤判軍情,躊躇不前,未見敵軍,惶恐自潰。
3.憑著他的機智和勇敢,在八二三砲戰中,出生入死地完成了軍情傳遞任務。
4.應實事求是,摒棄偏見,不搞主觀臆想,不帶條條框框,不惟上、不惟書,不謊報軍情、曲意逢迎,不只報喜不報憂。
5.守城大將石守信、王審琦本是內應,見趙匡胤兵臨城下,故意緊閉城門,造成兵慌馬亂、張惶失措的局面,然后,向恭帝急報軍情,請恭帝拿主意。
6.到目前為止,仍未有證據表明三軍情報局在玩兩面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