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動

詞語解釋
舉動[ jǔ dòng ]
⒈ ?舉止。
英comportment;
⒉ ?行動。
例舉動自專由。——《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輕率的舉動。
英act; movement;
引證解釋
⒈ ?舉止;行動。
引《后漢書·牟融傳》:“﹝ 牟融 ﹞代 伏恭 為司空,舉動方重,甚得大臣節(jié)。”
《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
《舊唐書·魏徵傳》:“帝大笑曰:‘人言 魏徵 舉動疏慢,我但覺嫵媚。’”
⒉ ?特指重大的政治行動。
引《北史·賈彝傳》:“時朝廷舉動及大事不決,每遣尚書、 高平公 李敷 就第訪決。”
⒊ ?措置;措施。
引《韓非子·解老》:“夫棄道理而妄舉動者,雖上有天子諸侯之勢尊,而下有 猗頓、陶朱、卜祝 之富,猶失其民人而亡其財資也。”
《朱子語類》卷七十:“只為舉動不順了,致得民不服。”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六回:“自從改了票鹽之后,鹽場的舉動大變了。”
⒋ ?發(fā)作。
引《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自己也添了個痰水疾,不時舉動,動不動就要咳嗽半夜。”
⒌ ?指演奏音樂。
引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及上竿、打筋斗之類訖,樂部舉動,琴家弄令。”
⒍ ?猶言動不動。表示很容易發(fā)生某種行動。
引漢 阮瑀 《駕出北郭門行》:“親母舍我歿,后母憎孤兒。飢寒無衣食,舉動鞭捶施。”
國語辭典
舉動[ jǔ dòng ]
⒈ ?行為或動作。
引《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謖違亮節(jié)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因見這般舉動,心里敬他。」
近行動 行為 手腳 作為
分字解釋
※ "舉動"的意思解釋、舉動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秦朗心想我怎么可能帶你去教室,你這個喜怒無常的魔女,萬一知道我秦朗愛慕陶老師,不知道你會做出什么沖動的舉動。
2.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招手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心幫助,是與人相處時的理解寬容,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道歉,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時的一個舉動,也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或善意提醒……
3.他的這次反常舉動讓我們大家都猝不及防的不知所措。
4.固執(zhí)不變的哀傷卻是一種逆天悖理的愚行,不是堂堂男子所應(yīng)有的舉動;它表現(xiàn)出一個不肯安于天命的意志,一個經(jīng)不起艱難痛苦的心,一個缺少忍耐的頭腦和一個簡單愚昧的理性。
5.阿爾弗雷德的這一舉動被站在他身后窗戶外面的貝基發(fā)現(xiàn)了,她馬上不露聲色地走開。
6.他這種蚍蜉撼樹的舉動,對事情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不了作用。
7., 有些顯而易見的笨重的舉動,像出生證一樣藏不了秘密。
8.無數(shù)事實使我相信:要使男孩成長為真正的男子,要使學校集體中的各種關(guān)系充滿著男子關(guān)心女子的俠義精神,要使集體能對粗魯或無禮的輕微舉動表示反感或譴責,男孩們就應(yīng)比女孩們堅強得多,就應(yīng)受到真正的“男子漢”的困難磨練。
9.做一個真誠的人很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是簡單的方程;你真誠的舉動可能換來的是別人的冷嘲或者熱諷;那顆安在自己胸中的心臟,常常為別人而無私地跳動。
10.而陳雪萍扮演的陳季常,種種懼內(nèi)表現(xiàn)雖然夸張搞笑卻不惡形惡狀,風流才子的表演基調(diào)沒有被夸張舉動所掩蓋,分寸感拿捏得相當不錯。
相關(guān)詞語
- dòng xīn動心
- xíng dòng xiē行動些
- chù dòng觸動
- láo dòng勞動
- yùn dòng jué運動覺
- jǔ dòng舉動
- jǔ dòng舉動
- chǔn chǔn yù dòng蠢蠢欲動
- jǔ bàn舉辦
- yí dòng移動
- dà dòng mài大動脈
- dòng qì動氣
- láo dòng jiè勞動界
- bù dòng shēng sè不動聲色
- chōng dòng沖動
- dòng yì動議
- dòng qíng動情
- yóu dòng shào游動哨
- zhǔ dòng主動
- gǎn dòng感動
- bù dòng zūn不動尊
- huī dòng揮動
- dòng néng動能
- yùn dòng運動
- yùn dòng yuán運動員
- zhù dòng cí助動詞
- chàn dòng顫動
- zhǔ dòng lì主動力
- dòng cū動粗
- hù dòng互動
- sōng dòng松動
- zì dòng cí自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