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ǔ liú
注音ㄐ一ㄡˇ ㄌ一ㄡˊ
⒈ ?亦作“九斿”。亦作“九游”。古代旌旗上的九條絲織垂飾。星名。古時官冕上的九串垂珠。亦作:九斿九游。
⒈ ?亦作“九斿”。亦作“九游”。
⒉ ?古代旌旗上的九條絲織垂飾。
引《禮記·樂記》:“龍旂九旒,天子之旌也。”
《管子·小匡》:“賞服大路,龍旗九游,渠門赤旂。”
《文選·張衡<東京賦>》:“云罕九斿,闟戟轇轕。”
李善 注引《說文》曰:“斿,旍施流也。”
《宋書·禮志五》:“皇子為王,錫以此乘,故曰王青蓋車。皆左右騑駕,五旂,旂九旒,畫降龍。”
⒊ ?古時官冕上的九串垂珠。
引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九旒之冕,散耀垂文;華組之纓,從風(fēng)紛紜。”
《通志·器服一》:“唐 依 周 禮制……皇太子袞冕白珠九旒,諸臣袞冕青珠九旒。”
⒋ ?星名。
引《史記·天官書》:“三曰九游。”
張守節(jié) 正義:“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天子之兵旗,所以導(dǎo)軍進退,亦領(lǐng)州列邦。”
⒈ ?古代旌旗上的九條絲織垂飾。
引《禮記·樂記》:「龍旗九旒,天子之旌也。」
《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參旗九旒,從風(fēng)飄揚。」
⒉ ?古代冠冕上的九串垂珠。
引《文選·曹植·七啟》:「九旒之冕,散耀垂文;華組之纓,從風(fēng)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