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ng huāng
注音ㄐ一ㄥ ㄏㄨㄤ
繁體驚慌
詞性動詞
⒈ ?驚恐慌亂。
例驚慌失措。
英panic;
⒈ ?亦作“驚荒”。害怕慌張。
引《劉知遠諸宮調·知遠別三娘太原投事》:“知遠 聽得道,好驚荒,別了三翁,急出祠堂。”
元 高文秀 《襄陽會》第二折:“玄德公 自離開 新野 赴 襄陽,被 劉琮 所謀,索是驚慌來也。”
茅盾 《殘冬》四:“趙阿大 料不到真命天子的故事會引出這樣嚴重的結果,心里著實驚慌。”
⒈ ?驚恐慌張。
引《三國演義·第一回》:「賊眾驚慌,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文明小史·第三回》:「況且此時看過之后,并不立時動工,叫他們不必驚慌。」
近恐慌 慌張 驚恐 驚惶 驚悸 驚愕
反鎮定 鎮靜 沉著
1.萬一孩子耳朵進水了,也不必驚慌失措,把寶寶的頭部歪向有積水的一側耳朵,用同側手向后牽拉耳廓,把耳道扯直,水就會流出來。
2.他學別人驚慌失措的表情學得惟妙惟肖,我們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3.有膽氣的人是不驚慌的人,有勇氣的人是考慮到危險而不退縮的人;在危險中仍然保持他的勇氣的人是勇敢的,輕率的人則是莽撞的,他敢于去冒險是因為他不知道危險。
4.喝倒彩使演員們驚慌失措。
5.驚慌失措的敵人,狼狽逃竄了。
6., 在我軍出其不意的襲擊下,敵人驚慌失措,全部束手就擒了。
7.洪水來了,由于毫無防范,大家驚慌失措,以至有人被水淹死。
8.幸好店主吳先生發現及時,小偷驚慌失措,將盜出的萬元高檔香煙丟棄在現場后倉皇逃竄。
9."我先問問他要干嗎,"我驚慌失措地說。
10.他平心靜氣地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毫無驚慌失措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