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o zhù gǔ sè
注音ㄐ一ㄠ ㄓㄨˋ ㄍㄨˇ ㄙㄜˋ
成語解釋
膠柱鼓瑟
繁體膠柱鼓瑟
⒈ ?鼓瑟時膠住瑟上的弦柱,就不能調節音的高低。比喻固執拘泥,不知變通。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
⒈ ?鼓瑟時膠住瑟上的弦柱,就不能調節音的高低。比喻固執拘泥,不知變通。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以名使 括,若膠柱而鼓瑟耳。
引括 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宋 李綱 《桂州答吳元中書》:“故在 靖康 之初,有備則當守, 靖康 之末,無備則當避,豈可膠柱而鼓瑟耶?”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 膠柱鼓瑟, 三峽 相連,一般樣水,何必定要中峽。”
《紅樓夢》第五一回:“這 寳姐姐 也忒膠柱鼓瑟,矯揉造作了。”
⒈ ?將瑟的弦柱黏住,鼓瑟時就不能調節音調的高低。語本比喻頑固而不知變通。也作「膠柱調瑟」。
引《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膠柱鼓瑟,三峽相連,一般樣水,何必定要中峽?」
近刻舟求劍 食古不化
1.情況變了,辦法也要適應,不能膠柱鼓瑟。
2.古詩語言鑒賞問題,需要強調的是:一、鑒賞的角度遠不止這三個方面,二、各個角度往往交叉在一起,鑒賞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切不可膠柱鼓瑟!
3.時代前進了,思想得轉變,膠柱鼓瑟是不行的。
4.若膠柱鼓瑟,牽拘于文獻,而欲揭發古代之真相,則恐其南轅北轍。
5.時代前進了,思想得轉變,膠柱鼓瑟是不行的。
6.一百十五、古詩語言鑒賞問題,需要強調的是:一、鑒賞的角度遠不止這三個方面,二、各個角度往往交叉在一起,鑒賞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切不可膠柱鼓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