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àn wēi shòu mìng
注音ㄐ一ㄢˋ ㄨㄟ ㄕㄡˋ ㄇ一ㄥˋ
成語解釋
見危授命
繁體見危授命
⒈ ?臨難見危,能挺身而出,不顧惜自己的生命。
例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論語·憲問》
英give one's life in peril; be ready to die for one's country in times of national crisis;
⒈ ?謂在危難關頭,勇于獻身。
引《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漢書·敘傳下》:“欒公 哭 梁,田叔 殉 趙,見危授命,誼動明主。”
《明史·劉可訓傳》:“初無守土責,因奉命録囚,而乃見危授命,解圍 成都。”
亦作“見危致命”。 《論語·子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朱熹 集注:“致命,謂委致其命,猶言授命也。”
漢 班固 《十八侯銘·太尉絳侯周勃》:“見危致命,社稷以寧。”
⒈ ?面臨危難時,能不惜犧牲個人生命,全力以赴。也作「見危致命」、「見危受命」。
引《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文選·殷仲文·解尚書表》:「至于愚臣,罪實深矣,進不能見危授命,亡身殉國,退不能辭粟首陽,拂衣高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