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n kǒu
注音ㄐ一ㄢ ㄎㄡˇ
繁體緘口
詞性動詞
⒈ ?《孔子家語·觀周》:“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焙笠蛑^閉口不言為“緘口”。
⒈ ?后因謂閉口不言為“緘口”。
引《孔子家語·觀周》:“孔子 觀 周,遂入太祖 后稷 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br />漢 蔡邕 《銘論》:“周 廟金人,緘口以慎?!?br />隋 王通 《中說·禮樂》:“汝將閉門卻掃歟?不知緘口而內修也?!?br />清 沉起鳳 《諧鐸·屏角相郎》:“妯娌間有乞其談相者,緘口不道一字。”
葉蔚林 《藍藍的木蘭溪》:“伙房的大師傅和通訊員 小安 正在井邊咬耳朵,看見她走過來就立即緘口了?!?/span>
⒈ ?沉默不語。也作「結口」。
例如:「一聽到敏感的話題,他便緘口保持沉默?!?/span>
近閉口 鉗口 箝口
1.很顯然,接受采訪的選民們經常提到奧巴馬對他的安全和美國歷史上那段特殊的時刻都緘口不言。直到有人看到肯尼迪總統(tǒng)之女卡羅琳肯尼迪和麻薩諸塞州參議員愛德華m。
2.不過,在這樣一個長期以來頗令外國人浮想聯(lián)翩的問題上,白皮書卻緘口不言。
3.問了他半天,可她始終緘口不言,讓人一點辦法都沒有。
4.大家都紛紛發(fā)言,表示了自己的態(tài)度,只有他緘口不言。
5.二百十四、看到峽谷邊緣的大鱷魚時,我們都警惕地緘口不言了。
6.大家都紛紛發(fā)言,表示了自己的態(tài)度,只有他緘口不言。
7.大家都紛紛發(fā)言,表示了自己的態(tài)度,只有他緘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