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ǎng jiè shí
注音ㄐ一ㄤˇ ㄐ一ㄝˋ ㄕˊ
詞性名詞
⒈ ?浙江奉化人,原名瑞元,后改名中正。日本振武學校畢業。1908年加入同盟會。1922年陳炯明叛變時,追隨孫中山避難于永豐艦。后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1926年制造中山艦事件和“整理黨務案”,排斥共產黨人。1927年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1928年后,歷任國民黨政府主席兼陸海空三軍司令、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民黨總裁、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實行獨裁統治。曾多次發動新軍閥混戰。九一八事變后,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連續發動對江西等蘇區的“圍剿”。1936年西安事變后,被迫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但多次掀起反共高潮。抗日戰爭勝利后,于1946年發動全面內戰。1949年在反共內戰徹底失敗后去臺灣。曾連任臺灣“總統”和國民黨總裁。
1.8月16日,接到張學良轉來的蔣介石發的電報,主要內容是采取不抵抗政策,希轉飭遵照執行。
2.1938年,蔣介石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使幾十萬老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流離顛沛,四處逃命。
3.蔣介石的政策不得人心。
4.明知前途無望,蔣介石還是不到黃河心不死,想要掙扎圖存。
5.蔣介石*裁、*制,其結果是自掘墳墓。
6.旗號的就有李宗仁、張發奎、俞作柏、唐生智、石友三等部,先后發動了反對蔣介石*裁統治的戰爭。
7.蔣介石眼看大勢已去,只得匆匆逃往*彎。
8.1946年底,蔣介石背信棄義,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內戰,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
9.蔣介石*裁、*制,其結果是自掘墳墓。
10.拉狄克就經常說,蔣介石是不斷革命的表率,蘇聯的官方刊物都在贊頌蔣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