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ú suí
注音ㄏㄨˊ ㄙㄨㄟˊ
繁體狐綏
⒈ ?《詩(shī)·衛(wèi)風(fēng)·有狐》:“有狐綏綏,在彼淇梁。”
⒈ ?后因以“狐綏”喻婦女淫亂。
引《詩(shī)·衛(wèi)風(fēng)·有狐》:“有狐綏綏,在彼 淇 梁。”
朱熹 集傳:“狐者,妖媚之獸。綏綏,獨(dú)行求匹之貌。”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辰嬴 以國(guó)君之女,朝事其弟,夕事其兄;鶉奔、狐綏之行,見於大邦之主,而恬不為恥也。”
明 汪廷訥 《獅吼記·訴冤》:“黃州 柳氏 陳 家婦,鷙悍狐綏恣嫉妬。勞勞長(zhǎng)舌牝雞晨,廢弛三綱全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