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ò gēn
注音ㄏㄨㄛˋ ㄍㄣ
繁體禍根
詞性名詞
⒈ ?禍事的根源,也指引起禍事的人或事物。
例鏟除禍根。
英the root of the trouble; bane;
⒈ ?禍患的根源。
引漢 王符 《潛夫論·斷訟》:“凡諸禍根,不早斷絶,則或轉而滋蔓。”
《漢書·匈奴傳下》:“不如椎破故印,以絶禍根。”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三折:“似這等姦邪逆賊,留著他終是禍根。”
⒈ ?禍害的根源。
引漢·王符《潛夫論·斷訟》:「凡諸禍根,不早斷絕,則或轉而滋蔓。」
《三國演義·第五三回》:「吾觀魏延腦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1.斬草除根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后患。
2.斬草除根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后患。
3.安全是幸福家庭的保證,事故是人生悲劇的禍根。
4.十二、自尊心、幻想、情思的早熟和智能的呆滯,再加上必然的后果。懶散,這些就是禍根。科學,勞動,實際工作。才能夠使我們病態的,浪蕩的青年清醒過來。
5.一百零一、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證,事故是人生悲劇的禍根。
6.如果人們都能以同情、慈善,以人道的行徑來剔除禍根,則人生的災患便可消滅過半。
7.安全是幸福家庭的保證,事故是人生悲劇的禍根。
8.因為容忍禍根亂源而不加糾正,危險已是無可避免的。
9.最大的節約是安全、最大的浪費是事故;最大的隱患是麻痹、最大的禍根是失職。
10.宮里表面上風和日麗,實則暗潮洶涌,行差踏錯半步便會埋下禍根,所以,只能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