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é shuò
注音ㄏㄜˊ ㄕㄨㄛˋ
⒈ ?古代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見“河朔飲”。
⒈ ?古代泛指 黃河 以北的地區。
引《書·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 河 朔。”
孔 傳:“戊午渡 河 而誓,既誓而止於 河 之北。”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 袁紹 ﹞振一郡之卒,撮 冀州 之眾,威震 河 朔,名重天下。”
清 李寅 《書鄴侯傳》詩:“但清 河 朔風塵易,欲掃宮庭枳棘難。”
郭沫若 《前茅·哀時古調四》:“河 朔 淮 西一宵盡,滿池鵝鴨可成兵。”
⒉ ?見“河朔飲”。
⒈ ?泛指黃河以北的地方。
引《書經·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
《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威振河朔,名重天下。」
1.步出夏門行土不同,鄉土不同,河朔隆冬。流澌浮漂,舟船行難。錐不入地,蘴藾深奧。水竭不流,冰堅可蹈。士隱者貧,勇俠輕非。心常嘆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一個是互為奧援的河朔三鎮,一個是飛揚跋扈的淮西地區。
3.當今天下,黃巢未亂之前,乃以河朔三鎮為暗敵,而以中原與關西諸鎮為藩籬,江南并三川(今日四川)之地則為財稅供養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