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ǒ zhǎ
注音ㄍㄨㄛˇ ㄓㄚˇ
繁體裹鮓
⒈ ?經(jīng)過腌制并用荷葉包裹而成的便于貯藏的魚食品。
⒉ ?晉王羲之《裹鲊帖》的省稱。
⒈ ?經(jīng)過腌制并用荷葉包裹而成的便于貯藏的魚食品。參見“裹鮓帖”。
引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作魚鲊》:“作裹鮓法:臠魚,洗訖,則鹽和糝。十臠為裹,以荷葉裹之,唯厚為佳,穿破則蟲入。不復(fù)須水浸、鎮(zhèn)迮之事。只三二日便熟,名曰‘曝鮓’。荷葉別有一種香,奇相發(fā)起香氣,又勝凡鮓,有茱萸、橘皮則用;無亦無嫌也。”
⒉ ?晉 王羲之 《裹鲊帖》的省稱。
引元 趙孟頫 《論書》詩:“《裹鮓》若能長住世, 子鸞 未必可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