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ó zéi
注音ㄍㄨㄛˊ ㄗㄟˊ
繁體國賊
⒈ ?危害國家的不良分子。
例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茍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賊。——《荀子·臣道》
英traitor;
⒈ ?危害國家或出賣國家主權的敗類。
引《尉繚子·重刑令》:“將自千人以上,有戰而北,守而降,離地逃眾,命曰國賊。”
陳毅 《登大庾嶺》詩:“國賊賣盡一抔土,彌天烽火舉紅旗。”
⒉ ?指官府追捕的盜賊。
引《后漢書·橋玄傳》:“玄 少子十歲,獨游門次,卒有三人持杖劫執之,入舍登樓,就 玄 求貨, 玄 不與……瞋目呼曰:‘姦人無狀, 玄 豈以一子之命而縱國賊乎!’”
⒈ ?危害或出賣國家的奸人。
引《后漢書·卷五一·橋玄傳》:「奸人無狀,玄豈以一子之命而縱國賊乎!」
《三國演義·第六九回》:「二人感憤流淚,怨氣沖天,誓殺國賊。」
近國蠹
1.這個賣國賊居然大談保家衛國人人有責,其實他不過是沐猴而冠而已。
2.他大義凜然地走上公堂,和漢奸賣國賊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
3.這個賣國賊即使千刀萬剮,也不能解百姓心頭之恨。
4.在這里,曾闖入八國聯軍的隊列,曾踏進日寇的鐵蹄;在這里,也迸發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吶喊,發出了新中國成立的莊嚴宣告。
5.他大義凜然地走上公堂,和漢奸賣國賊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
6.從這些字句看出,作者仍是推崇《四書》的,他鄙視的是那種“國賊祿鬼”的假道學,認為他們篡改了圣賢之言,把圣賢思想當作了名利的敲門磚。
7.一打聽我才知道,他們的名字都沒有記載下來,僅有的幾個歷史卻又都把他們寫成了最卑鄙無恥的惡棍和賣國賊。
8.清除眼前的心頭大患,稍稍安心的竊國賊閉關自守,不許任何人出入,但熟知內情的衛隊長依然把握十足。
9.他不肯投奔曹操,并不是視其為國賊而羞于為伍,這從他與張昭的談話中就能看出端倪。
10.賣國賊汪精衛罪該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