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ó lì
注音ㄍㄨㄛˊ ㄌ一ˋ
繁體國力
詞性名詞
⒈ ?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教衛生等發展水平的總和。
英national power(or strength,might);
⒈ ?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實力。
引《商君書·農戰》:“國力摶者彊國。”
《新唐書·李德裕傳》:“諸道兵出境,即仰給度支,多遷延以困國力。”
梁啟超 《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今我國民……因迎神賽會而歲耗百萬金錢,廢時生事,消耗國力者,曰惟小説之故。”
⒈ ?國家所具備的力量。包括人口、土地、經濟能量、軍事能量、國策與意志。
1.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2.當時不僅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國力強大,就連樂舞百戲的發展也形成了兩次高潮。
3., 東晉政權初建之時,兵荒馬亂,生民涂炭,國力空虛疲弊,權臣王敦等作威作福,東晉政權隨時面臨著覆滅的危險。
4.建黨九秩花滿天,舉杯同飲慶安康;設計勾勒藍圖錦,規劃先行把路暢;城市建設日新異,神州大地煥新裝;經濟發展國力壯,龍騰四海美名揚!
5.閉門造車只能導致國家的落后、國力的衰敗。
6.經過二十多年勵精圖治,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有了很大提高。
7.當時不僅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國力強大,就連樂舞百戲的發展也形成了兩次高潮。
8.他以英法兩國人民受科學精神影響,國家蒸蒸日上,其國力足以左右全球說明,以科學之精神為立國之根基,陶鑄人民,蔚成民氣,國家才能無內憂外患,人民才能享自由之幸福,毫不受人欺凌。
9.閉門造車只能導致國家的落后、國力的衰敗。
10.十二、我們一定要抓緊生產,增強綜合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