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ǎng kāi yán lù
注音ㄍㄨㄤˇ ㄎㄞ 一ㄢˊ ㄌㄨˋ
成語解釋
廣開言路
繁體廣開言路
⒈ ?言路:進言的道路。開放言論,博采眾議。指盡量給人們創(chuàng)造發(fā)表意見的機會。
例我們今天確實需要擴大眼界,廣開言路,更好地借鑒外國一切先進的東西。
英encourage the free airing of views;
⒈ ?謂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人們有充分發(fā)表意見的機會。
引語出《后漢書·來歷傳》:“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貸。”
宋 司馬光 《乞開言路札子》:“臣愚以為今日所宜先者,莫若明下詔書,廣開言路。”
鄭觀應 《<盛世危言>自序》:“惟圣明在上,廣開言路,登賢進良,直言無隱。”
⒈ ?語本指政府鼓勵人民充分發(fā)表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
引《后漢書·卷一五·來歙傳》:「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貸;若懷迷不反,當顯明刑書。」
宋·蘇軾〈辯試館職策問劄子〉二首之二:「雖陛下廣開言路,無所諱忌,而臺諫所擊,不過先朝之人,所非不過先朝之法。」
《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六回》:「現(xiàn)在朝廷廣開言路,昨兒新下上諭,內(nèi)務府人員,可以保送御史。」
反閉目塞聽
1.廣開言路、廣納善策,是增強決策過程的科學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是建設服務型政府必備的“執(zhí)政品格”。
2.學生關心國事,誰都知道是進步現(xiàn)象,而促進民主政治,首先必須廣開言路,發(fā)揚民意。
3.學生關心國事,誰都知道是進步現(xiàn)象,而促進民主政治,首先必須廣開言路,發(fā)揚民意。
4.當今皇帝鑾鋒二世更是一位賢明的君主,其輕徭薄賦,廣開言路,使得國力在原有基礎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震懾了西大陸虎視耽耽的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