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ōng tǎng
注音ㄍㄨㄥ ㄊㄤˇ
⒈ ?〈書〉公款:糜費公帑。
⒈ ?公款;國庫。
引《新唐書·裴胄傳》:“是時,方鎮爭剝下希恩,製重錦異綾,名貢奉,有中使者,即悉公帑市歡。”
《舊五代史·漢書·李皇后傳》:“高祖 建義於 太原,欲行頒賚於軍士,以公帑不足,議率井邑,助成其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滄溟蔡姬》:“邢太僕 子 愿,有與 孫月峰 巡撫書云:‘……伏愿明公,下記所司,略損公帑,為贖數椽之敝屋,小復白雪之舊居,月或給米一石,布若干疋,籍以長養壯髮,綿延后昆。’”
鄒韜奮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干部間的互相愛護》:“從好意揣測起來,某些同事肉痛旅費之大,未嘗不可以說是為著愛護公帑而說的,原亦未可厚非。”
⒈ ?公款。
例如:「政府施行重大建設前,應進行詳實評估,才不致浪費公帑。」
德語?ffentliche Gelder (S, Wirtsch)?
1., 印度政府期望公帑資助計畫成果的作者,將其作品供社會大眾免費近用。
2., 公立醫院及診所的費用,大部分由公帑資助.
3., 2004年元月,通過對近用公帑資助研究資料的宣言。
4., 還有一個沒有那麼受關注的議題,自由近用公部門及公帑資助機構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