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ē máo
注音ㄍㄜ ㄇㄠˊ
⒈ ?戈和矛。亦泛指兵器。
⒉ ?武士;軍隊。
⒊ ?戰爭;沖突。
⒈ ?戈和矛。亦泛指兵器。
引《詩·秦風·無衣》:“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
漢 張衡 《東京賦》:“戈矛若林,牙旗繽紛。”
《后漢書·孔融傳》:“建安 元年,為 袁譚 所攻,自春至夏,戰士所餘裁數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內接。 融 隱幾讀書,談笑自若。”
清 顧炎武 《廣昌道中》詩之一:“出車日轔轔,戈矛接江裔。”
⒉ ?武士;軍隊。
引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詩:“此府雄且大,騰凌盡戈矛。”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三折:“喒囑付您箇 張子房 莫愁。看 英布 統戈矛,今番不是強夸口。”
⒊ ?戰爭;沖突。
引唐 王昌齡 《箜篌引》:“便令海內休戈矛,何用 班超 定遠侯。”
《金瓶梅詞話》第一回:“雨意云情不遂謀,心中誰信起戈矛。”
清 孫枝蔚 《譏老翁》詩:“豈無貧親戚,視之若贅瘤。還聞骨肉間,往往生戈矛。”
1.火焰怪獸、大船、長劍、戈矛、洪鐘、棋盤、山巒、洪流、星辰,霞光四射,火焰滔天,浩浩蕩蕩,足足有數百人高,仿佛驚濤怒浪,卷向皇無極。
2.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才見本來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