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o wáng
注音ㄍㄠ ㄨㄤˊ
⒈ ?指五代南平王高從誨。
⒉ ?佛教語。最上之王。
⒈ ?指 五代 南平王 高從誨。
引宋 蘇軾 《荊州》詩之四:“朱檻城東角, 高王 此望沙。”
王文誥 輯注引 馮應榴 曰:“《五代史》:高從誨 嗣為 荊南 節(jié)度使,封 渤海王,改封 南平王。”
⒉ ?佛教語。最上之王。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高王觀世音經(jīng)》﹞至今相傳,以為高王之名,由 高歡 而得也。其實不然。佛家稱謂,凡尊之則曰王,如鹿曰鹿王,象曰象王, 須彌山 則曰 須彌山王,皆是也。王而再加以尊稱,則曰高王。 《大藏圣教法寶標目》有《一切法高王經(jīng)》一卷,云與《諸法最上王經(jīng)》本同。然則‘一切法’即‘諸法’,‘高王’即‘最上王’矣。 《高王觀世音經(jīng)》,言此《觀世音經(jīng)》於諸經(jīng)中為最上也,非由 高歡 得名也。
引《標目》所載,又有《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大方等頂王經(jīng)》。以此例之,最上王即最勝王,高王即頂王。”
1.雍正十三年十月,以西北兩路大軍已撤,大小事件俱交*理事務王大臣辦理,遂裁撤辦理軍機處。*理事務王大臣: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協(xié)辦*理事務:平郡王福彭、大學士徐本、朱軾(乾隆元年九月卒)、公訥親,尚書海望。高王凌
2.白山黑水渤海國,高王開基歷艱難,武王點兵擾燕魯,文王盛世更燦爛,宣王中興拓南北,末王敗績凄慘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