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ng zhí
注音ㄍㄤ ㄓˊ
繁體剛直
詞性形容詞
⒈ ?剛強正直。
例您是那樣滿懷激情地給我講漢朝的范滂如何剛直不阿,挺身就險。——《一封終于發出的信》
英be upright and outspoken;
⒈ ?剛強正直。
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灌夫 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
《新唐書·文藝傳中·劉憲》:“希象,剛直不諂,終主爵員外郎。”
《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臨安府 把文案呈上郡王,郡王是個剛直的人。”
趙樹理 《張來興》:“老張 師傅名叫 張來興,當年在 亳州 是一把好手,后來因為脾氣剛直,得罪了東家。”
⒈ ?剛正直爽。
引《史記·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傳》:「灌夫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
《三國演義·第四〇回》:「公剛直太過,乃取禍之道。」
近梗直
反邪僻
1.一貫剛直不阿、疾惡如仇,自常祿外,一介不取,往來行李惟三竹筒,時人稱其為“陶三杠”。
2.侃侃而談這則成語的侃侃是剛直而從容的樣子,比喻說話時不慌不忙從容不迫的樣子。
3.他秉性剛直,愛憎分明,疾惡如仇,受到大家的擁護。
4.他秉性剛直,愛憎分明,疾惡如仇,受到大家的擁護。
5.他秉性剛直,愛憎分明,疾惡如仇,受到大家的擁護。
6.侃侃而談這則成語的侃侃是剛直而從容的樣子,比喻說話時不慌不忙從容不迫的樣子。
7.他秉性剛直,愛憎分明,疾惡如仇,受到大家的擁護。
8.所以,對剛直且聰慧的晴雯來說,她在臨死前,就很自然就說了“有什么可說!”。
9.“勁質而多懟,峭急而多露”是明代袁宏道的兩句詩評,袁氏認為性情質樸因而語多忿怨,詩風剛直因而鋒芒畢露,這正是屈原詩歌的風格。
10.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月缺魄易滿,劍折鑄復良。出自:宋·梅堯臣《古意》光:光亮。剛:剛強。魄:月之光。比喻要保全堅貞剛直的氣節。梅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