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ā hào shī lìng
注音ㄈㄚ ㄏㄠˋ ㄕ ㄌ一ㄥˋ
成語解釋
發號施令
繁體發號施令
⒈ ?發布命令;指揮。
⒈ ?發命令,下指示。
引《書·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淮南子·道應訓》:“發號施令,師未合而敵遁,此將軍之威也。”
唐 李白 《明堂賦》:“發號施令,采時順方。”
明 宋濂 《扶宗宏辨禪師育王裕公生塔之碑》:“洪武 元年,上即皇帝位,發號施令,雷動云合。”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波》詩:“我有什么權利,向連長和同志們發號施令?”
巴金 《懷念烈文》:“魯迅 先生從來不發號施令,也不向誰訓話,可是我們都尊重他的意見。”
⒈ ?宣布命令。也作「發號布令」、「發號出令」
引《書經·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淮南子·原道》:「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國,納肅慎,未發號施令而移風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
1.矮個子少年早就巴望著心目中的這位老大發號施令。
2.有方面表示命令指揮權將會很快發生轉移,但是也并不能斷定會由北約,法國或者英國來發號施令。
3.他只是董事長身邊的司機,卻常狐假虎威地發號施令。
4.他對這次接力賽真是躊躇滿志,只待發號施令后,便可以輕松地到達目的地。
5.它的主人王恩浩剛滿四十,體魄健壯,慈眉善目,手下的人對他都很尊敬,他也從不頤指氣使地發號施令。
6.八一八,發一發,送你八個發:發財致富財滾滾,發憤圖強人人夸;發號施令眾人隨,發展擴大為大家;發跡變泰好運來,發科打趣笑哈哈;發人深思勤總結,發揚光大永遠發!
7.這種人定然會站在盱衡大局發號施令的位子,必然生威,別人也就生畏。
8.高高在上,閉目塞聽,卻要指手畫腳,發號施令,十個有十個要失敗。
9.他對這次接力賽真是躊躇滿志,只待發號施令后,便可以輕松地到達目的地。
10.朱老師走后,王老師鄭重其事的走上講臺發號施令,這時同學們個個無精打采,陷入了半昏迷狀態,好可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