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èr yán
注音ㄦˋ 一ㄢˊ
⒈ ?猶異言;不同看法。兩個字。指虛假之言。
⒈ ?猶異言;不同看法。
引漢 王襃 《僮約》:“奴從百役使,不得有二言。”
《藝文類聚》卷二二引 三國 魏 曹操 《令》:“雖兒小時見愛,而長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
⒉ ?兩個字。
引《宋書·樂志一》:“魏氏 哥詩,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與古詩不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唯《祈父》肇禋,以二言為句。”
⒊ ?指虛假之言。
引《舊唐書·隱逸傳·衛(wèi)大經(jīng)》:“衛(wèi)大經(jīng) 者,篤學善《易》,口無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