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ú sù
注音ㄉㄨˊ ㄙㄨˋ
繁體獨宿
⒈ ?獨眠;一人住宿。指男女一方無偶獨處。
⒈ ?獨眠;一人住宿。
引《詩·豳風·東山》:“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后漢書·方術傳下·公沙穆》:“﹝ 穆 ﹞居 建成山 中,依林阻為室,獨宿無侶。”
唐 韓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詩:“幸逢車馬歸,獨宿門不掩。”
《水滸傳》第一〇三回:“卻好 范全 昨晚揀賃的是獨宿房兒。”
⒉ ?指男女一方無偶獨處。
引漢 劉向 《列女傳·魯寡陶嬰》:“天命早寡兮,獨宿何傷,寡婦念此兮,泣下數(shù)行。”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十三:“我曾居君鄉(xiāng),知君游宦在此城……來時聞君婦,閨中孀居獨宿有貞名。”
⒈ ?獨自一人過夜。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四》:「至暮,徑下山去,只留我獨宿。」
反共衾 共枕
1.京洛風流絕代人,因何風絮落溪津?籠鞋淺出鴉頭襪,知是凌波縹緲身。紅乍笑,綠長嚬。與誰同度可憐春?鴛鴦獨宿何曾慣,化作西樓一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