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問
![對問](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idian46663.png)
詞語解釋
對問[ duì wèn ]
⒈ ?互相問答交談。
⒉ ?古代文體之一。戰國時宋玉作《對楚王問》,以答問形式抒寫情志,后因名其體為“對問”。
⒊ ?應詔回答帝王的問難。
⒋ ?指受審問。
引證解釋
⒈ ?互相問答交談。
引《三國志·吳志·闞澤傳》:“性謙恭篤慎,官府小吏,呼招對問,皆為抗禮。”
唐 陸龜蒙 《復友生論文書》:“未嘗干有司對問希品第,未嘗歷王公丐貸飾車馬。”
⒉ ?古代文體之一。 戰國 時 宋玉 作《對楚王問》,以答問形式抒寫情志,后因名其體為“對問”。
引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宋玉 含才,頗亦負俗,始造‘對問’,以申其志。”
范文瀾 注引 紀昀 評:“《卜居》《漁父》已先是對問,但未標對問之名耳。然 宋玉 此文,載於《新序》;其標曰對問,似亦 蕭統 所題。”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然則《騷》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澤,而特由其時游説之風而恢宏,因 荊楚 之俗而奇偉;賦與對問,又其長流之漫於后代者也。”
⒊ ?應詔回答帝王的問難。
引北周 庾信 《故周大將軍義興公蕭公墓志銘》:“無雙對問,實踵武於 丁鴻。”
唐 沉佺期 《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詩:“何幸鹽梅處,惟憂對問機。”
⒋ ?指受審問。
引《朱子語類》卷一二三:“周勃 終身有功,后來也下獄對問。”
《水滸傳》第二二回:“現有刀子是 宋江 的壓衣刀,必須去拿 宋江 來對問。”
分字解釋
※ "對問"的意思解釋、對問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這篇社論對問題的分析真是鞭辟入里。
2.他經常失敗的原因,就是他面對問題的時候總是避重就輕。
3., 總是原地踏步,或是一直待在不喜歡的環境里怨天尤人,是無法改變任何事情的。這個世界有很多美麗的風景,都是過去的你沒有想象過的。不要害怕改變可能會帶來的種種難題,面對問題有很多不同的處理方式,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擔、解決問題。百勒絲
4.他這種對問題不求甚解的學習方法,是成績無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5.女人們,只有面對問題時不沖動,才能讓愛情不被動!
6., 追根究底:對問題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絕不罷休。
7.其實,只要看破感情上的迷霧,我們對問題的認識程度一定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憑著心靈的感召,沿著北極星指引的方向,不因為迷霧而猶豫不決,那么一定會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8.下面有些同志可能主觀性強些,你們可能碰一鼻子灰,或者對你們提出的問題不重視,或者對問題見解不同,而且很可能他們的見解是錯誤的。
9.這篇社論對問題的分析真是鞭辟入里。
10.一遇到困難,不對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而是馬上停止投資,調轉方向另尋出路。這類投資者就像含羞草,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就縮成一團。這種看似謹慎的做法,往往卻因不善于堅持而錯過了真正的商業機會。
相關詞語
- xiāng duì相對
- duì hé zǐ對合子
- duì zhàn對戰
- duì bái對白
- duì duì zǐ對對子
- duì shǒu對手
- duì dǎ對打
- jué duì絕對
- zhèng duì正對
- duì fù對付
- huì duì會對
- wèn shí dào bǎi問十道百
- yìng duì應對
- duì yú對于
- zhēn duì針對
- xué wèn學問
- huò wèn或問
- zhì wèn質問
- duì xiàng對象
- duì cè對策
- bù wén bù wèn不聞不問
- yī duì一對
- zuò duì作對
- wèn tí問題
- duì fāng對方
- duì bǐ對比
- háo wú yí wèn毫無疑問
- fǎng wèn訪問
- miàn duì面對
- qǐng wèn請問
- wèn dào問道
- wèn yí問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