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涂西抹
![東涂西抹](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idian298368.png)
詞語解釋
東涂西抹[ dōng tú xī mǒ ]
⒈ ?謂婦女用脂粉打扮。
⒉ ?唐薛逢晩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馬赴朝。值新科進士列隊而出,前導責逢回避,逢笑,遣人答曰:“報道莫貧相!阿婆三五少年時,也曾東涂西抹來。”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本以婦女裝飾為喻,謂自己少年時亦曾憑文章取進士。后用為自己寫作或繪畫的謙詞。
⒊ ?胡寫亂涂;輕率下筆。
⒋ ?比喻不從根本著手。
引證解釋
⒈ ?謂婦女用脂粉打扮。
引宋 陸游 《阿姥》詩:“猶有塵埃嫁時鏡,東涂西抹不成粧。”
宋 陳善 《捫虱新話·東坡山谷詩可謂畫本》:“正如市倡東涂西抹,忽見 謝 家夫人蕭散,自有林下風采,亦復可喜。”
⒉ ?亦作“東抹西涂”。
引唐 薛逢 晚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馬赴朝。值新科進士列隊而出,前導責 逢 回避, 逢 笑,遣人答曰:“報道莫貧相!阿婆三五少年時,也曾東涂西抹來。”
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本以婦女裝飾為喻,謂自己少年時亦曾憑文章取進士。后用為自己寫作或繪畫的謙詞。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涂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誤半生。”
《剪燈新話·令狐生冥夢錄》:“三生賤士,一介窮儒。左枝右梧,未免兒啼女哭;東涂西抹,不救命蹇時乖。”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七回:“我從前曾經要學畫兩筆山水,東涂西抹的鬧了多少時候,還學不會呢!”
清 龔自珍 《金縷曲·沉虹橋廣文小像題詞》詞:“祇東抹西涂還肯。兩載云萍交誼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⒊ ?胡寫亂涂;輕率下筆。
引《說岳全傳》第七十回:“本寺近日來了一個瘋僧,最喜歡東涂西抹,想必是他寫的。”
清 梁章鉅 《浪跡叢談·郭頻伽論詩兩則》:“宋 ‘四靈’之論五律曰:‘一篇幸止四十字,再加一字,吾未如之何矣!’ 金源 黨竹豀 之論七律曰:‘五十六字皆如圣賢,中有一字不經鑪錘,便若一屠沽子厠其間也。’語皆名雋,可為東涂西抹者下一針砭。”
⒋ ?比喻不從根本著手。
引梁啟超 《新民論》第二節:“非爾者,則雖今日變一法,明日易一人,東涂西抹,學步效顰,吾未見其能濟也。”
國語辭典
東涂西抹[ dōng tú xī mǒ ]
⒈ ?從事寫作者的自謙語。
引宋·吳潛〈八聲甘州·任渠儂〉詞:「何事東涂西抹,空遣鬢毛稀。」
⒉ ?隨處亂寫亂畫。
引《精忠岳傳·第七〇回》:「本寺近日來了一個瘋僧,最喜東涂西抹,想必是他寫的。」
分字解釋
※ "東涂西抹"的意思解釋、東涂西抹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為學總須根柢經史,否則道聽途說,東涂西抹,必有露馬腳狐尾之日。交好中遠如嚴幾道、林琴南,近如冒鶴亭,皆不免空疏之譏。幾道乃留洋海軍學生,用夏變夷,修文偃武,半路出家,未宜苛論。錢鐘書
2., 蘇某之字,東涂西抹、春蚓秋蛇,焉敢于宋尚書面前班門弄斧?
3.為學總須根柢經史,否則道聽途說,東涂西抹,必有露馬腳狐尾之日。交好中遠如嚴幾道、林琴南,近如冒鶴亭,皆不免空疏之譏。幾道乃留洋海軍學生,用夏變夷,修文偃武,半路出家,未宜苛論。錢鐘書
相關詞語
- dōng fú東服
- xī ōu西歐
- bàn dōng辦東
- dōng guān東關
- lǎo dōng老東
- guān dōng jūn關東軍
- yùn dōng dōng暈東東
- zī dōng資東
- huài dōng xī壞東西
- huài dōng xī壞東西
- háng dōng行東
- diàn dōng佃東
- dōng tǔ東土
- lóng dōng龍東
- dài dōng待東
- liáo dōng遼東
- jiāng dōng江東
- yuǎn dōng遠東
- dōng gāng東岡
- qiáng dōng yǐn墻東隱
- lǎo dōng jiā老東家
- shān xī山西
- hàn dōng zhū漢東珠
- dōng jìn東晉
- xī guā西瓜
- tài dōng泰東
- dà dōng大東
- yù xī dōng玉西東
- yù xī dōng玉西東
- qí dōng齊東
- xián dōng賢東
- xú hǎi dōng徐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