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ì fāng guān
注音ㄉ一ˋ ㄈㄤ ㄍㄨㄢ
⒈ ?舊稱主管地方政務的官員。如知府、知縣等。
⒈ ?舊稱主管地方政務的官員。如知府、知縣等。
引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稟老爺,那地方官説,年歲兇荒、民窮財盡,一毫也催徵不起,故此分文無解。”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潘三哥 所做的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訪拿他的。”
《袁世凱演義》第三回:“太監 李蓮英 又象過去一樣公開收受賄賂……甚至地方官每天所供的御膳也要納‘宮門費’才肯遞上去。”
⒈ ?負責地方行政工作的官吏。
引《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們同你家老爺雖是鄉親,但這失賊的事,該地方官管。」
《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聽見廈門的交涉,是辦得太硬了,地方官登時革職。」
英語local official
1., 古代地方官所作所為,朝廷有時也鞭長莫及,難以管束。
2.在籌辦過程中,或因地方官辦理不善,勾結劣紳苛斂;或因宣講不力,民眾誤會,不斷掀起暴動或騷亂,這就增加了籌備難度。
3.鄭和于一四一七年第五次航行圣地麥加前,專程到靈山拜謁,地方官蒲和日為之勒碑為紀。
4.曾國潢在家書中繪聲繪色記載,一位族叔“為命件事”“接官”,地方官問他是何人,衙役們回答,是“曾某大人令叔”。
5., 現在民主社會那容得了這種作威作福、無法無天的地方官?
6.有一些地方官員習慣于打官腔,念講稿,照本宣科,紙上談兵,說套話,這些都是弊病,是無能的表現。
7.里夫斯:地方官員考慮到她身前沒有聯系緊密的親朋好友,因而本打算給她辦一場簡陋的葬禮。
8., 古代地方官所作所為,朝廷有時也鞭長莫及,難以管束。
9.這群負責監督征稅的太監們,恣意妄行,逼著地方官吏橫征強斂,卻擅于中飽私囊,收十繳一,搞的民怨四起,國庫卻無明顯充裕,然而神宗仍樂此不疲。
10., 現在民主社會那容得了這種作威作福、無法無天的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