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

詞語解釋
道士[ dào shi ]
⒈ ?指崇奉道教而又從事教務(wù)的人。
例那道士又執(zhí)令牌,燒了符檄。——《西游記》
英Taoist priest;
⒉ ?修佛道之士的略稱。魏晉時指和尚。
例佛教初傳此方,呼僧為道士。——《盂蘭盆經(jīng)疏下》
英monk;
引證解釋
⒈ ?有道之士,道德品質(zhì)高尚的人。
引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有言曰:‘將欲無陵,固守一德。’”
漢 劉向 《新序·節(jié)士》:“介子推 曰:‘ 推 聞君子之道,謁而得位,道士不居也,爭而得財,廉士不受也。’”
《后漢書·第五倫傳》:“﹝ 第五倫 ﹞遂將家屬客 河?xùn)|,變名姓,自稱 王伯齊,載鹽往來 太原、上黨,所過輒為糞除而去,陌上號為道士,親友故人莫知其處。”
⒉ ?煉丹服藥、修道求仙之士。 《漢書·王莽傳下》:“衛(wèi)將軍 王涉 素養(yǎng)道士 西門君惠。
引君惠 好天文讖記。”
晉 郭璞 《游仙詩》之二:“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棟間,風(fēng)出窗戶里。借問此何誰,云是 鬼谷子。”
唐 韓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銘》:“君昆弟六人,先君而歿者四人。其一人嘗為 鄭 之 滎澤 尉,信道士長生不死之説。既去官,絶不營人事。”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潘爛頭》:“潘爛頭,不知何許人,為道士于 京江,有異術(shù)。”
⒊ ?道教徒。
引《梁書·沉約傳》:“﹝ 沉約 ﹞乃呼道士奏赤章於天,稱禪代之事,不由己出。”
《資治通鑒·梁敬帝紹泰元年》:“齊 主還 鄴,以佛、道二教不同,欲去其一,集二家論難於前,遂敕道士皆剃髮為沙門。”
胡三省 注:“道家雖曰宗 老子,而 西漢 以前未嘗以道士自名,至 東漢 始有道士 張道陵、于吉 等,其實與佛教皆起於 東漢 之時。”
俞平伯 《重過西園碼頭》:“受罪有和尚道士可以超度,想呼奴喚婢則有泥塑的金童玉女。”
⒋ ?佛教徒;和尚。
引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一·竺道潛》:“恢 嘲之曰:‘道士何以游朱門?’ 潛 曰:‘君自覩其朱門,貧道見為蓬戶。’”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樹勛》:“松公 故喜佛法, 樹勛 投其意指,公大賞鑒,因命易裝為道士。”
國語辭典
道士[ dào shì ]
⒈ ?信奉道教的人。
⒉ ?方士、仙人。
引《文選·郭璞·游仙詩七首之二》:「青谿千仞余,中有一道士。」
宋·蘇軾〈后赤壁賦〉:「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
⒊ ?泛稱有道之士。
引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有言曰:『將欲無陵,固守一德。』」
英語Daoist priest
法語prêtre tao?ste
分字解釋
※ "道士"的意思解釋、道士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見一老道士坐于地上,面前攤著一塊寫滿了類似象形文字的布幅,低頭辨認(rèn)卻一個不識,環(huán)顧左右人群竟無人能認(rèn)。
2.陳冠已經(jīng)推斷出來,守月與鐵九華號召修行中人搜索失竊之物時,一定說明了失竊之物的特征,讓這些道士和尚按圖索驥,然而這些就不是李鎮(zhèn)北所知道的啦。
3.說到這道士面上露出懊恨與遺憾,心中暗道,“我失敗了。
4.更嚴(yán)重的是,身為皇帝徽宗,醉生夢死,自稱教主道君皇帝,置國事于不顧,常和道士在一起,裝神弄鬼,編造天書,欺世惑眾。
5.甚至連保守的封建衛(wèi)道士也如喪考妣地以為,男性的權(quán)威地位和統(tǒng)治秩序也將因此土崩瓦解,而真正的現(xiàn)實卻并非如此。
6., 天清嚇得臉色慘白,他本是一介書生,屢試不第才看破紅塵出家當(dāng)了道士,何時見過別人暴斃于自己身前,不禁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7.幾個男警察見費清穿著灰布袍子,一身道士打扮,現(xiàn)在又見他這般舉止,相互遞了個顏色,不言自明:“沒油水可撈,這次抓了個傻X。
8.雪衣健步如飛,來到了中年道士身前,而那珠子就在中年道士不遠處,乳白色的光芒下,雪衣看清了中年道士滿臉的驚愕與不甘心。
9.云生斷然拒絕,雖說自己也不清楚這桃木劍的來歷,這兩個道士卻也太過霸道。
10.李淳罡大聲道:“劍來!”,徽山所有劍士的數(shù)百佩劍一齊出鞘,向大雪坪飛來。龍虎山道士合式千柄桃木劍一概出鞘,浩浩蕩蕩飛向牯牛大崗。兩波飛劍。遮天蔽日。這一日,李淳罡再入陸地劍仙境界。烽火戲諸侯
相關(guān)詞語
- zhàn shì戰(zhàn)士
- dào zàng道藏
- lì dào yuán酈道元
- zhī dào知道
- nǚ shì女士
- bái yī shì白衣士
- shuò shì碩士
-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說會道
- jiào dào叫道
- qí shì騎士
- yuàn shì院士
- nán shì男士
- nán dào難道
- ruì shì瑞士
- wèi shì衛(wèi)士
- jiǎ sì dào賈似道
- dào guāng道光
- bā zhèng dào八正道
- cǎo yī shì草衣士
- shuō dōng dào xī說東道西
- tài píng dào太平道
- dào jiào道教
- shēn shì紳士
- yuàn shēng zài dào怨聲載道
- bái yī dào白衣道
- gàn dào干道
- tóu tóu shì dào頭頭是道
- wèn shí dào bǎi問十道百
- dào yì道義
- xián shì賢士
- yín dào淫道
- huà dào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