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o quán
注音ㄉㄠˋ ㄑㄨㄢˊ
繁體盜泉
⒈ ?泉水名稱,在今山東省泗水縣。
例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后漢書·列女傳》
英Dao spring;
⒈ ?古泉名。故址在今 山東省 泗水縣 東北。舊時亦常喻不義之財。
引《尸子》卷下:“﹝ 孔子 ﹞過於 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
《淮南子·說林訓》:“曾子 立廉,不飲 盜泉。”
唐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詩:“廻車避 朝歌,掩口去 盜泉。”
《舊唐書·趙隱王徽等傳論》:“徽 志吐 盜泉,脫身虎口,功名不墜,君子多之。”
《文明小史》第五七回:“你既然執定了這個渴不飲 盜泉,飢不食漏脯的宗旨,我也不敢進辭了。”
白蕉 《江浦》詩:“米鹽今日貴,兒女昔年嬌。不飲 盜泉 水,愁聞 吳 市簫。”
⒈ ?地名。在今山東省泗水縣東北。相傳孔子因盜泉之名,于禮不順,故渴而不飲其水。
1.“志者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的典故,已經流傳數千年,個中大義宏理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