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道教](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idian3470.png)
詞語解釋
道教[ dào jiào ]
⒈ ?公元前6世紀時,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一種宗教,奉老子為教祖,南北朝時盛行起來。
英Taoism;
引證解釋
⒈ ?道德教化。
引《墨子·非儒下》:“吏不治則亂,農事緩則貧。貧且亂,倍政之本,而儒者以為道教,是賊天下之人者也。”
《晉書·王沉傳》:“九郡之士,咸悅道教,移風易俗。”
《明史·孝義傳序》:“觀其至性所激,感天地,動神明,水不能濡,火不能爇,猛獸不能害,山川不能阻,名留天壤,行卓古今,足以扶樹道教,敦厲末俗,綱常由之不泯,氣化賴以維持。”
⒉ ?我國主要宗教之一, 東漢 張道陵 根據傳統的民間信仰而創立,到 南北朝 時盛行起來。奉 元始天尊、太上老君 為教祖。初時,入道者須交五斗米,故又稱“五斗米道”。 金 元 以后分正一、全真二派。
引《周書·武帝紀上》:“十二月癸巳,集羣臣及沙門、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釋三教先后,以儒教為先,道教為次,佛教為后。”
明 馮夢龍 《夢磊記·觀梅感夢》:“朕乃 宋 朝第八代天子是也,初封 端王,入承大統,素好道教,別號 道君皇帝。”
⒊ ?指佛教。
引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下·求那跋摩》:“﹝ 宋文帝 ﹞又遣沙門 法長、道沖、道儁 等往彼祈請,并致書於 跋摩 及 闍婆王婆多伽 等,必希顧臨 宋 境,流行道教。”
國語辭典
道教[ dào jiào ]
⒈ ?崇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的宗教。相傳創于東漢張陵,陵著有道書二十篇,自號天師,故也稱為「天師道」。以符咒為人治病,講煉丹長生之術,入教者須繳納五斗米,時人稱為「五斗米道」。始盛行于蜀郡,后經弟子廣布,信徒漸增,遂正式成為道教,流傳于全國。
近玄教
英語Taoism, Daoism (Chinese system of beliefs)?
德語Daoismus (S, Philos)?
法語tao?sme
分字解釋
※ "道教"的意思解釋、道教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館的柔道教練施利平在節目中扮演小偷。
2.齊云山道教始于唐代乾元二年,名道龔棲霞從南京云游到此間,頓時被齊云山奇特山勢景觀所傾倒,決意留駐與此,他就是齊云山道教開山鼻祖。
3.到了南宋,道教南宗白玉蟾到瓊州松林嶺煉丹時,包清粽蘸蜂蜜糖而食之,白氏粽法曾流行一時。
4.杜光庭喜好詩文,而且經常用神異故事來闡釋道教,因此“道家經懺俱杜光庭所撰,多設虛誕,故云杜撰”。
5.現如今道教是國教,佛教也是大興,這些也是必考科目,想考中必須放下成見,熟讀經義,好在縣試并不會考太偏太難的,博聞強記足以。
6., 他醉心且沉溺其中的,是道教修煉內丹、外丹的長生之術,以及醮祀、扶箕一類的求仙活動,走的是偏峰,學的是邪門。
7.張果老,原名張果,和呂洞賓、鐵拐李、漢鐘離、曹國舅、藍采和、韓湘子、何仙姑并列為道教八仙。
8.古代嶺南殊異的地理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環境,與道教有著不解之緣.
9.它包含著豐富復雜的宗教文化內涵,涉及佛教、道教、原始宗教、民間信仰等多個方面,可謂是范圍廣泛,內容蕪雜,呈現出交糅混雜、斑駁陸離的狀態。
10.龍虎山和崆峒山為中國南北道教名山,"道契崆峒"懸匾,印證了道學的博大精深。
相關詞語
- jiào cái教材
- dào zàng道藏
- shè huì jiào yù社會教育
- lì dào yuán酈道元
- zhī dào知道
- cì jiào賜教
- bài wù jiào拜物教
-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說會道
- jiào dào叫道
- jiào liàn教練
- jiào shòu教授
- nán dào難道
- jiào huì教會
- zōng jiào宗教
- jiǎ sì dào賈似道
- jiào zhǔ教主
- jiào huà教化
- qiú jiào求教
- dào guāng道光
- jiào xué dà gāng教學大綱
- bā zhèng dào八正道
- shuō dōng dào xī說東道西
- tài píng dào太平道
- xié jiào邪教
- dào jiào道教
- dào jiào道教
- lǐng jiào領教
- yuàn shēng zài dào怨聲載道
- bái yī dào白衣道
- jiào kē shū教科書
- gàn dào干道
- jiā jiào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