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āo gēng huǒ zhòng
注音ㄉㄠ ㄍㄥ ㄏㄨㄛˇ ㄓㄨㄥˋ
成語解釋
刀耕火種
繁體刀耕火種
⒈ ?指原始的耕種方法。先砍伐樹木,焚燒樹樁與荒草用作肥料,然后就地挖坑下種。
英slash-and-burn cultivation;
⒈ ?古代山地的耕種方法。亦泛指原始的耕種方法。
引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上雒郡 南六百里……皆深山窮谷。其民刀耕火種,大抵先斫山田,雖懸崖絶嶺,樹木盡仆,俟其乾且燥,乃行火焉。火尚熾,即以種播之。”
清 錢謙益 《貴州按察司副使繆國維授中憲大夫制》:“刀耕火種之俗,戶識威名;兵荒燹燬之餘,人懷晏息。”
艾青 《光的贊歌》:“我們告別了刀耕火種,蒸汽機帶來了工業革命。”
⒈ ?砍伐林木,焚燒做為肥料,然后就地耕耨下種的耕種方法。宋·陸游〈雍熙請錫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種,從今別是生涯。」也作「刀耕火耨」、「火耨刀耕」。
1.原始社會雖然人人平等,但刀耕火種式的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挨餓受凍的時候很多。
2., 雙陽地處長白山哈達嶺余脈,水澤豐沛,林木蔥茂,兩千五百年前滿族的先祖古肅慎族人就曾在此繁衍生息,刀耕火種,創造了古老的華夏文明。
3.人類有了今天的美好,有了今天的文明,難道不是勞動的功績?是勞動讓我們脫離了茹毛飲血的野生動物生活狀態,是勞動讓我們直立走出了森林洞穴,走近了河流湖泊,是勞動讓我們從刀耕火種進入了人類社會,走進了社會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