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ǎng lùn
注音ㄉㄤˇ ㄌㄨㄣˋ
繁體讜論
⒈ ?正直之言,直言。
⒈ ?正直之言,直言。
引宋 歐陽修 《為君難論》:“忠言讜論,皆沮屈而去。”
明 張居正 《答銓部李石塘書》:“惟公往在西臺,屢聞讜論。比奉翰札,率多溢美之詞。”
續范亭 《延安五老》詩:“讜論一發四座驚,各黨各派齊擁護。”
⒈ ?正直的言論。也作「黨論」。
引《宋史·卷三三八·蘇軾傳》:「自為舉子至出入侍從,必以愛君為本,忠規讜論,挺挺大節,群臣無出其右。」
1.中廣網原文引用的一段話,簡短有力,讜論大勢之豐采,可堪瞻仰。
2.他的高言讜論,真是不同凡響,震驚了與會所有人士。
3.他的高言讜論,真是不同凡響,震驚了與會所有人士。
4.可惜,這些高言讜論,基本屬于對牛彈琴,我以為。
5.然而這種聲音,應是諍言讜論、真知灼見,而不是漫無邊際的泛泛之談,更不是博人一樂的“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