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
詞語解釋
大德[ dà dé ]
⒈ ?大功德;大恩。
例吾且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英outstanding merits and virtues;
⒉ ?品德高尚。
英noble character;
⒊ ?德行高尚的人。
英noble man;
⒋ ?大節,堅定地按照道德、藝術和其他價值準則辦事。
英integrity;
引證解釋
⒈ ?大功德;大恩。
引《易·繫辭上》:“天地之大德曰生。”
《詩·小雅·谷風》:“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齊暉。”
⒉ ?謂品德高尚。
引《管子·立政》:“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國柄。”
尹知章 注:“德雖大而仁不至,或包藏禍心,故不可授國柄。”
⒊ ?指德行高尚的人。
引《禮記·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
《孟子·離婁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詩之十三:“大德安鈍拙,下士快新頴。”
⒋ ?大節。
引《論語·子張》:“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朱熹 注:“大德小德,猶言大節小節。”
⒌ ?佛家對年長德高僧人或佛、菩薩的敬稱。梵語為“婆檀陀”(bhadanta)。
引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秦太上君寺》:“常有大德名僧講一切經,受業沙門,亦有千數。”
《翻譯名義集·釋氏眾名》:“婆檀陀,《大論》:秦 言大德。 《毘柰耶律》云:佛言今日后,小下苾蒭,於長宿處,應喚大德。”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帝( 隋文帝 )深崇佛法,天下大德,群集 關中。”
道士亦有稱大德者。 唐 趙璘 《因話錄》卷四:“元和 以來,京城諸僧及道士,尤多大德之號。”
國語辭典
大德[ dà dé ]
⒈ ?盛美之德。
引《左傳·昭公二十六年》:「陳氏雖無大德,而有施于民。」
近盛德
⒉ ?大節。
引《論語·子張》:「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⒊ ?天地造物好生之德。
引《易經·系辭下》:「天地之大德曰生。」
近盛德
⒋ ?高僧。
⒌ ?元朝成宗的年號(西元1297~1307)?。
分字解釋
※ "大德"的意思解釋、大德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我受你的大恩大德有如天高地厚,就是盡我的能力也無法報答。
2.孫中山雙手接過這只珍貴的金懷表,想著恩師為營救自己不辭辛勞地四處奔波的大恩大德,心情十分激動,他向康德黎夫婦深深地鞠躬致謝。
3.你對我的大恩大德,我就是結草銜環,也要報答。
4.我受你的大恩大德有如天高地厚,就是盡我的能力也無法報答。
5.我受你的大恩大德有如天高地厚,就是盡我的能力也無法報答。
6.雕兄,你的大恩大德,終究報答不了,小弟在江湖上尚有幾椿恩怨未了,暫且分別,日後再來相伴。
7.公公,你們對我們的大恩大德,二丫壞記在心,今后若是有緣,定然感恩圖報。
8.黨員領導干部要立大德,還要行大道,知道做人守拙、以拙求進的道理。
9.你對我的大恩大德,我就是結草銜環,也要報答。
10.你對我的大恩大德,我就是結草銜環,也要報答。
相關詞語
- bù dà不大
- dà lǐ shí大理石
- dà dōu大都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dà niáng大娘
- dà yì miè qīn大義滅親
- dà dòng mài大動脈
- dà dǎ nòng大打弄
- qiáng dà強大
- dà gū大姑
- dà zhèng大正
- dà nián大年
- dà píng大平
- dà gàn大干
- diàn dà電大
- zhòng dà重大
- shèng dé yí fàn盛德遺范
- dà kǒu大口
- dà shǐ大史
- tóng xīn tóng dé同心同德
- dà tīng大廳
- dà sàng大喪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光明正大
- dà yuán大員
- dà zhuān大專
- dà huì大會
- dà zhòng大眾
- dà huǒ大伙
- dà dōng大東
- dà shà大廈
- sì zhǔ dé四主德
- dà yáo dà bǎi大搖大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