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uī tǎo
注音ㄘㄨㄟ ㄊㄠˇ
繁體催討
詞性動(dòng)詞
⒈ ?催人歸還(債款、實(shí)物等)
英press for payment;
⒈ ?催索。
引茅盾 《水藻行》:“昨天鄉(xiāng)長又來催討 陳老爺 家的利息,一塊半。”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五章第一節(jié):“到 唐德宗 建中 元年(七八〇年)積欠馬價(jià)絹多至一百八十萬匹, 回紇 屢次催討, 唐 朝廷感到困難,隱忍遷就,力求保持和好關(guān)系。”
⒈ ?催促索討。
引《紅樓夢(mèng)·第六四回》:「昨日兩處買賣人俱來催討,奴才特來討爺?shù)氖鞠隆!?/span>
近追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