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í sè
注音ㄘˊ ㄙㄜˋ
繁體辭色
⒈ ?說的話和說話時(shí)的神態(tài)。
例辭色壯烈,眾皆慨嘆。——《晉書·祖逖傳》
英one's speech and facial expression;
⒈ ?言辭和神色。
引《后漢書·獨(dú)行傳·陸續(xù)》:“續(xù) 雖見考苦毒,而辭色慷慨。”
《晉書·祖逖傳》:“﹝ 逖 ﹞中流擊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jì)者,有如 大江 !’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十:“公廳上論職事,或未免厲辭色,若盃酒閒,詎可無和氣以相接?”
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良久,司閽者曰:‘ 范爺 因公往 常州 去矣。’察其辭色,似有推托。”
⒉ ?指溫和的言語、態(tài)度。
引《魏書·崔游傳》:“松柏 歸款,引為主簿,稍以辭色誘之,兄弟俱至。”
《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奏對之際,無不假以辭色,善惡兼聽,未嘗峻折之也。”
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一:“侍阿哥書房講讀,嚴(yán)正恪勤,於中貴不假辭色。”
⒈ ?言語態(tài)度。
引《晉書·卷六二·祖逖傳》:「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三國演義·第四一回》:「瑁遂與張?jiān)释练牵菀姴懿佟h5绒o色甚是諂佞。」
1.北韓怪胎*裁者金正日的軍隊(duì)也不假辭色,隨后追加回敬了幾顆短程飛彈。
2.無事便思有閑雜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shí)時(shí)檢點(diǎn),到得從多入少、從有入無處,才是學(xué)問的真消息。
3.生平仰慕班超、傅介子的為人,常常高歌吟詠,特別愛唱漢高祖的《大風(fēng)歌》和荊軻的《易水歌》,慷慨激昂,形于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