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ǔ tà
注音ㄔㄨˇ ㄊㄚˋ
繁體楚撻
⒈ ?杖打。
⒈ ?杖打。
引《后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夫為夫婦者,義以和親,恩以好合,楚撻既行,何義之存?”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子》:“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
唐 白行簡 《李娃傳》:“月餘,手足不能自舉,其楚撻之處皆潰爛,穢甚。”
⒈ ?鞭打、杖打。
引《后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夫為夫婦者,義以和親,恩以好合,楚撻既行,何義之存。」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于訶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爾。」
近笞打
1.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於呵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
2.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於呵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訓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誠不得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