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齒寒
![唇亡齒寒](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idian46505.png)
詞語解釋
唇亡齒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
⒈ ?唇沒有了,牙齒就寒冷。比喻雙方休戚相關,榮辱與共。
英mutual dependency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when confronted with a powerful and aggressive enemy; share a common lot;
引證解釋
⒈ ?唇缺則齒露受冷。比喻關系密切,利害相關。語本《左傳·僖公五年》:“晉侯 復假道於 虞 以伐 虢。按,此謂反舉其唇以向上。
引宮之奇 諫曰:虢,虞 之表也; 虢 亡, 虞 必從之……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 虞 虢 之謂也。”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六:“時雖已下 荊楚,孟昶 有唇亡齒寒之懼。”
清 孫枝蔚 《<甲申述憂>序》:“何況 關中 陷沒,海內動搖,匪獨唇亡齒寒,螫手斷腕而已。”
脣亡齒寒:嘴唇失去,牙齒即要寒冷。比喻互為依存,利害相關。 《左傳·僖公五年》:“晉侯 復假道於 虞 以伐 虢。宮之奇 諫曰:‘ 虢,虞 之表也; 虢 亡, 虞 必從之……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
者,其 虞 虢 之謂也。’”脣,一本作“唇”。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趙 之於 齊 楚,捍蔽也,猶齒之有脣也,脣亡則齒寒,今日亡 趙,明日患及 齊 楚。”
晉 袁宏 《后漢紀·安帝紀》:“邊境者,中國之脣齒,脣亡則齒寒,其理然也。”
《續資治通鑒·宋理宗紹定六年》:“蒙古 滅國四十,以及 西夏,夏 亡,及於我,我亡必及於 宋。脣亡齒寒,自然之理。”
亦作“脣竭齒寒”、“脣揭齒寒”。 《莊子·胠篋》:“脣竭則齒寒。”
《呂氏春秋·權勛》:“先人有言曰:‘脣竭而齒寒。’”
高誘 注:“竭,亡也。”
《淮南子·說林訓》:“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塞,脣竭而齒寒。”
《戰國策·韓策二》:“臣聞之,脣揭者其齒寒。”
鮑彪 注:“揭,猶反也。”
國語辭典
唇亡齒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
⒈ ?嘴唇沒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系密切,休戚相關。
引《左傳·僖公五年》:「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三國演義·第一九回》:「明上今不相救,恐唇亡齒寒,亦非明上之福也。」
近休戚相關 巢毀卵破 巢傾卵破 唇齒相依
分字解釋
※ "唇亡齒寒"的意思解釋、唇亡齒寒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兩位無需自責,但今后要記住唇亡齒寒的道理,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切不可在做壁上觀火之輩,我等同出一脈,若不精誠一心,豈不中了汗顏等人的奸計?
2.一百十三、俄羅斯對中國出于唇亡齒寒的效應,首先擺出的將是"坐山觀虎斗"的姿勢。
3.相較于歐洲的經濟衰退與貨幣危機,美國人或許還能獲得一點安慰,但是不要忘記了,2012年,一旦歐元崩潰,美國的金融系統必是唇亡齒寒。
4., 他們開始唇亡齒寒,失去了安全感,覺得不但自己財務不能得到保障,家庭成員的安全也難以保障。
5.其實這也是燕丹足智多謀,他命人送了不少錢財和美女給那些代國的大臣,又派遣謀士去曉以利害,說什么燕國若是滅了,代國必定唇亡齒寒。
6.太上道門和我龍華寺同為離乾出世之地,其中自然是唇亡齒寒的關系。
相關詞語
- wáng mìng zhī tú亡命之徒
- hán shí sàn寒食散
- yì chǐ義齒
- hán shí寒食
- sǐ wáng死亡
- zuǐ chún嘴唇
- xīng xīng chún猩猩唇
- wáng mìng kè亡命客
- diǎn jiàng chún點絳唇
- xīng wáng興亡
- hán yī寒衣
- wáng mìng亡命
- suì wáng遂亡
- hán guāng寒光
- chēn mù qiè chǐ瞋目切齒
- wáng shǐ yí zú亡矢遺鏃
- hán dōng寒冬
- shāng wáng傷亡
- zhōng hán中寒
- mǎ bèi chuán chún馬背船唇
- gǔ chún nòng shé鼓唇弄舌
- yī hán rú cǐ一寒如此
- ěr chún耳唇
- chǐ rú hán bèi齒如含貝
- hán shí寒拾
- chōng hán沖寒
- chǐ yìn齒垽
- chǐ liè齒列
- hán què寒鵲
- lì chǐ líng yá俐齒伶牙
- suì hán sān yǒu歲寒三友
- yǎo chǐ齩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