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uī chún
注音ㄔㄨㄟ ㄔㄨㄣˊ
繁體吹脣
⒈ ?亦作“吹唇”。
⒉ ?吹口哨。
⒈ ?亦作“吹脣”。吹口哨。
引《南齊書·魏虜傳》:“竝有鼙角,吹脣沸地。”
《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吹脣者,以齒嚙脣作氣吹之,其聲如鷹隼;其下者以指夾脣吹之,然后有聲,謂之嘯指。”
清 錢謙益 《一年》詩:“吹唇沸地狐羣力,剺面呼風蜮鬼靈。”
清 許叔平 《里乘》卷六:“一日暮過峻嶺,忽林中吹脣作聲,健兒百數十人,持械驟至。”
⒈ ?吹口哨。
引《南齊書·卷五七·魏虜傳》:「并有鼙角,吹唇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