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ì dì qiān lǐ
注音ㄔˋ ㄉ一ˋ ㄑ一ㄢ ㄌ一ˇ
成語解釋
赤地千里
⒈ ?大旱之年,莊稼、野草盡皆干枯而死,大地滿目荒涼。
英a thousand li of barren land;
⒈ ?形容災荒嚴重或戰亂頻仍,大片土地寸草不生或荒無人煙。
引《新五代史·唐莊宗紀上》:“克用 兵大掠 晉 絳,至于 河中,赤地千里。”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旱則赤地千里,潦則漂沒民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水災》:“康熙 二十一年, 山東 旱,自春徂夏,赤地千里。”
⒈ ?形容災荒后廣大土地寸草不生的荒涼景象。
引宋·朱熹〈辭免直秘閣狀一〉:「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聊齋志異·卷四·水災》:「康熙二十一年,山東旱,自春徂夏,赤地千里。」
1.他們就曾親眼目睹過那哀鴻遍野、赤地千里的慘象。
2.他們就曾親眼目睹過那哀鴻遍野、赤地千里的慘象。
3.電視上播出某些旱區赤地千里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提醒我們應該珍惜水資源。
4.有的是報告災荒的嚴重情形,充滿了“赤地千里”、“人煙斷絕”和“易子而食”等觸目驚心的字句。
5.有的是報告災荒的嚴重情形,充滿了“赤地千里”、“人煙斷絕”和“易子而食”等觸目驚心的字句。
6.夷州,一個人稠物穰繁榮昌盛的小城市,現在已經變得赤地千里荒無人煙,入目的只是頹垣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