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áng sōng
注音ㄔㄤˊ ㄙㄨㄥ
繁體長松
⒈ ?藥草名。服之可黑須發。
⒈ ?藥草名。服之可黑須發。
引宋 蘇軾 《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天覺》詩之一:“莫道長松浪得名,能教覆額兩眉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長松》:“長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長三五寸,味甘微苦,類人參,清香可愛。按 張天覺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患大風,眉髮俱墮,哀苦不堪。忽遇異人,教服長松,示其形狀。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顏色如故。”
1., 天風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愿借老僧雙白鶴,碧云深處共翱翔。
2.偃亞長松樹,侵臨小石溪。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與僧清影坐,借鶴穩枝棲。
3., 義憤填膺的戰士們,紛紛遞交申請書,要求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向美國侵略者討還血債!不久,彭長松所在部隊被批準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
4., 君不見長松臥壑因風霜,時來屹立扶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