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ǎo zhǐ
注音ㄘㄠˇ ㄓˇ
繁體草紙
詞性名詞
⒈ ?以稻草等為原料制成的紙。
英coarse straw paper;
⒉ ?特指手紙。
例草紙鋪。
英toilet paper;
⒈ ?稿子;草稿。
引宋 黃庭堅 《和邢惇夫秋懷》之七:“謝公 藴風(fēng)流,詩作 鮑照 語。絲蟲縈草紙,筆力挾風(fēng)雨。”
任淵 注:“言遺藁雖為蛛絲所縈,而翰墨英特之氣終不可掩。”
⒉ ?用稻草等為原料制成的紙,質(zhì)地粗糙,多用來做包裝紙或做衛(wèi)生用紙。
⒈ ?一種以草為主要原料的紙,古時多用作廁紙或包裝紙。
引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八·器部·紙》:「草紙作撚纴癰疽,最拔膿。」
《野叟曝言·第一四回》:「忽然記起沒帶草紙,正待下船去取,忽聽隱隱悲泣之聲。」
1.他們將這個標(biāo)識刻在用來建造房屋的石頭上,也將其印在用來記錄藥品和醫(yī)生的草紙卷上。
2.但現(xiàn)在大明寶鈔變得比草紙還不值錢,銅錢鑄幣也因為官府的缺斤短兩、加鉛少銅的粗制濫造而一再貶值,現(xiàn)在一千文孔方兄銅錢換一兩銀子都沒什么人愿意換。
3.但現(xiàn)在大明寶鈔變得比草紙還不值錢,銅錢鑄幣也因為官府的缺斤短兩、加鉛少銅的粗制濫造而一再貶值,現(xiàn)在一千文孔方兄銅錢換一兩銀子都沒什么人愿意換。
4.打開看還不如不看,臨摹本,封里都粗陋,草紙如砂紙,抄字像狗爬,一個簡單動作不重復(fù)十遍不收場,濫竽充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