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ǔ zhèng
注音ㄅㄨˇ ㄓㄥˋ
繁體補正
詞性動詞
⒈ ?增補訂正。
例對原版本進行了全面補正。
英add and correct;
⒈ ?補充,修正。
引南朝 宋 何承天 《上元嘉歷表》:“若謬有可採,庶或補正闕謬,以備萬分。”
清 畢沅 《<晉書地理志新補正>序》:“沅 官事之暇,嗜博觀史籍,間以所見,校正此志譌漏凡數百條,又採他地理書,可以補正闕失者皆録入焉。”
魯迅 《<嵇康集>序》:“惟此所闕失,得由彼書補正,兼具二長,乃成較勝。”
⒈ ?補充缺漏,修正錯誤。
引《宋書·卷一二·律歷志中》:「若謬有可采,庶或補正闕謬,以備萬分。」
1.從“補正前人缺漏”和“修訂自身校注”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其在不斷超越前賢、修訂自身的過程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2.大雪節氣到,關懷心頭繞,添衣又加帽,保暖別感冒,睡足飯吃飽,熬夜盡量少,溫補正當道,牛肉加紅棗,鍛煉需堅持,快走和慢跑,叮囑已送到,愿你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