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不辱;不愧。
引《孔叢子·執節》:“不忝前人,不泯祖業,豈徒一家之賜哉?”唐 黃滔 《華巖寺開山始祖碑銘》:“有徒三十人,皆肅肅可觀,不忝師門。”清 林昌彝 《亭檻詞三章》之一:“高爵厚祿居不忝,腰懸金印稱公侯。”
1.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圣外王之業,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