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ī zhài
注音ㄅ一 ㄓㄞˋ
繁體逼債
詞性動詞
⒈ ?強迫借債人在無力償還時還清所借債務。
英press for payment of debts;
⒈ ?嚴厲地催討債款。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那 衛(wèi)朝奉 也不是不要莊房,也不是真要銀子,見 陳秀才 十分窘迫,只是逼債,不怕那莊子不上他的手。”
清 胡文英 《吳下方言考》卷七:“吳 諺謂逼債為寁。”
《中國歌謠資料·農(nóng)民+痛苦》:“逼租逼債賣兒女,百年老后無依靠呵!”
⒈ ?逼迫他人還債。
例如:「自從父親生意失敗后,家里就天天有人上門逼債!」
1.麥收后,是李征每年最忙碌的日子,孫鎮(zhèn)糧號里大批收糧屯糧,委托他催租逼債的請?zhí)麘硬幌?他整天帶著一幫打手白天下鄉(xiāng)逼賬,晚上吃請喝酒。
2.二百零二、那些有槍在手的保甲們卻表現(xiàn)出有恃無恐,滿不在乎的樣子,繼續(xù)催租逼債。
3.但是,讓人驚訝、氣憤又匪夷所思的麻煩的事兒接踵而來,討帳的、逼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