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ǐng bǐ
注音ㄅ一ㄥˇ ㄅ一ˇ
繁體秉筆
⒈ ?執筆。
英do the actual writing;
⒈ ?執筆。
引《國語·晉語九》:“臣以秉筆事君。”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秉筆荷擔,莫此之勞。”
唐 韓愈 《送文暢師北游》詩:“薦紳秉筆徒,聲譽耀前閥。”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秉筆之臣,得以紀録焉。”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此外,皆不知何人秉筆。”
⒈ ?執筆為文。
引《文選·顏延年·皇太子釋奠會作詩》:「侍言稱辭,惇史秉筆。」
1.章具豪放不羈之才,行文如天馬行空,恣意馳騁,連下聯中重用兩“心”字亦未加注意,可能是秉筆憤書,一揮而就所致。
2.班固不僅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也是著名的編輯學家,從他編著的圖書中可以分析出他的編輯思想,即宣傳儒家思想、關注民生、秉筆直書、既繼承又創新。
3.儲安平是一個在新聞理論和新聞實踐上有過成功嘗試的民主報人,他既是一個特立獨行的編輯家,又是一個秉筆直書的時評家。
4.班固不僅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也是著名的編輯學家,從他編著的圖書中可以分析出他的編輯思想,即宣傳儒家思想、關注民生、秉筆直書、既繼承又創新。
5.這篇文章的視角獨特,秉筆直抒,入木三分,一氣呵成.
6.章具豪放不羈之才,行文如天馬行空,恣意馳騁,連下聯中重用兩“心”字亦未加注意,可能是秉筆憤書,一揮而就所致。
7.這聲音不快不慢,這動作一筆一換,時而左移,時而右變,時而跨出馬步,時而又作秉筆直書狀。
8.儲安平是一個在新聞理論和新聞實踐上有過成功嘗試的民主報人,他既是一個特立獨行的編輯家,又是一個秉筆直書的時評家。
9.明燕王朱棣兵變奪取帝位,方孝孺秉筆直書“燕賊篡位”,被殺,滅十族。
10.魯迅先生一息尚存便秉筆直言,抨擊黑暗的現實,指斥部分文人的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