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難
詞語解釋
避難[ bì nàn ]
⒈ ?逃離戰爭或動亂不安的地方。
英take refuge;
⒉ ?尋求庇護所。
英seek asylum;
引證解釋
⒈ ?謂躲避災難或迫害。
引《韓非子·說林上》:“慶封 為亂於 齊 而欲走 越,其族人曰:‘ 晉 近,奚不之 晉 ?’ 慶封 曰:‘ 越 遠,利以避難。’”
《三國志·魏志·袁渙傳》:“遭天下亂,避難 交州。”
元 王曄 《桃花女》第三折:“這的是我避難的機謀,趓災的見識。”
機靈 《香雪海·感激與祝愿》:“我正在 香港 政治避難,并參與籌備 香港 《文匯報》的創刊。”
⒉ ?謂避開困難。
引《孔子家語·屈節》:“夫勇者不避難,仁者不窮約。”
唐 韓愈 《唐故贈絳州刺史馬府君行狀》:“其守官恭慎舉職,其朝獻奉父命不避難。”
《元史·良吏傳一·卜天璋》:“天璋 曰:‘國步方艱,吾年八十,恒懼弗獲死所耳,敢避難乎?’”
戴裔煊 《宋代鈔鹽制度研究》第二編第六章四:“客販鈔鹽,趨易而避難。”
國語辭典
避難[ bì nàn ]
⒈ ?逃避災難或迫害。
引《三國演義·第一〇回》:「嵩自陳留避難,隱居瑯琊。」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時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難而來此地?」
近避亂 避秦 逃亡 亡命
分字解釋
※ "避難"的意思解釋、避難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五)務避免以大部隊在前線致敵所乘,我軍應以游擊戰要領避難就易,避實擊虛,計出于萬全,勿致牽動全局。
2.人到老年,避難就易,登山改為散步,喝酒改為飲茶,好戰改為主和,不吵架,去禱告,避創新,常溫故。
3.這名逃至東莞避難的皇姑就憑著從皇宮里帶出綢帶,與皇侄相認了。
4.在20世紀初十多年的南極探險中,阿蒙森上校、斯科特上校和沙克爾頓爵士都身穿巴寶莉服裝,并曾在巴寶莉帳篷中藏身避難。
5.養成閱讀的習慣等于為自己筑起一個避難所,幾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災難。毛姆
6.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是城市防災減災應付突發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7.他還摸清了“黑幫”這個詞在意大利語里原來的含義是“避難所”.
8.在這個帳篷里避難的兩天,也是她最難過的兩天,不是因為短吃少穿,而是因為看著一個又一個孩子的尸體從這里被抬出去。
9.故自修者,必恐懼以除患,恭儉以避難者也。
10.仁心寺在風雨飄搖中昂然屹立,眾多百姓群聚該寺和蓮花寶地避難。
相關詞語
- táo bì逃避
- nán shàng jiā nán難上加難
- bì kāi避開
- nán tīng難聽
- wēi gàn bì shī煨干避濕
- nán dào難道
- jiān nán艱難
- bù kě bì miǎn不可避免
- nán guài難怪
- kǔ nàn苦難
- huí bì回避
- nán hū qí nán難乎其難
- nán yǐ難以
- biàn nàn辯難
- nán dé難得
- bì zhèng diàn避正殿
- bì zhèng qǐn避正寢
- bì zhèng táng避正堂
- nán tí難題
- kùn nán困難
- bì jì避寂
- xíng lù nán行路難
- nán shuō難說
- yǒu jiā nán bēn,yǒu guó nàn tóu有家難奔,有國難投
- nán guò難過
- lì bì力避
- nàn mín難民
- nán diǎn難點
- nán yǐ zhì xìn難以置信
- nán shì難事
- nán yú難于
- wǎng wù nán xiāo枉物難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