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àn tiáo
注音ㄅ一ㄢˋ ㄊ一ㄠˊ
繁體便條
詞性名詞
⒈ ?非正式的簡單的短箋。
英informal note;
⒈ ?非正式的書信或通知。一般只寫明簡單事項。
引巴金 《關于<龍·虎·狗>》:“我的箱子里有一張在 昆明 開明書店取款四百元的便條,是 上海 開明書店寫給我的。”
劉紹棠 《西苑草》:“但是第二天, 蒲塞風 意想不到地接到 蕭漁眠 教授的便條,叫他在晚上八點鐘去談談。”
⒉ ?沒有正式規(guī)格、供隨手書寫的紙條。區(qū)別于公文紙和稿紙。
例如:他把當天要辦的幾件事,隨手記在便條上。
⒈ ?內(nèi)容為簡單事項的非正式簡便紙條。
例如:「昨天我桌上放了張便條。」
近便箋 條子
1.只消一聽無兄無弟,人們便條件反射般地這樣想道:這小子是獨生子,一定受父母溺愛、體弱多病、極端任性。而這種千篇一律的反應使我相當厭煩和受刺激。但真正使少年時代的我厭煩和受刺激的,是他們所說的完全屬實。不錯,事實上我也是個被溺愛的體弱多病的極端任性的少年。
2.“兩三次,我們搬到了我們的招標辭職,但上級說,如果你要辭職,我們將寫一個便條,你是不稱職的,說:”米爾扎。
3.高考結(jié)束,兩人為慶祝脫離苦海,同時慶祝一起考上心儀的大學,各自留家一張便條算是安民告示后,拎起包就開啟了這場說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