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èi wàng lù
注音ㄅㄟˋ ㄨㄤˋ ㄌㄨˋ
繁體備忘錄
詞性名詞
⒈ ?非正式的外交信件;特指政府部門或外交部致大使館或公使館的書面聲明,尤其用于例行傳達或詢問,無需簽署。
英aide-memoire; memo; memoire; memorandum;
⒉ ?備忘或保留準備將來用的非正式的記事錄;幫助或喚起記憶的記錄;日記本里的記事錄。
⒈ ?記載各種事項,來幫助記憶的本子,稱為「備忘錄」。
⒉ ?一種國際外交的非正式文件。主要在提醒對方,不要忘了某事件的各要點,及幫助己方在作口頭說明時勿有遺漏。提出備忘錄,系由代表親自面交對方,在文件上簽下時間、地點即可。其性質較照會簡單。
1.在過程中,相信是第一次率隊游行的民青團長林時彬,對警方的指示言聽計從,包括打消游行的原意,改乘汽車到皇宮呈備忘錄。
2.珍妮的導師李基在一項備忘錄中贊揚了珍妮的一項發現,因為它幫助重新定義了什么事人類:大猩猩能制造工具。
3.和之前的備忘錄相比,他遞交給總統的總結報告措辭要更為溫和得體。
4.“公眾對高鈉攝入量的關心是無可厚非的,”林博士在一份1978年的備忘錄中寫道。
5.梅森先生在備忘錄中為公司嚴辭辯解,聲稱團購網經營狀況勝過它的競爭對手們,而且“發展之快前所未有”。
6.《備忘錄》進行嚴詞辯駁;1月30日,陳友仁揭露英國調動軍隊逼向武漢的事實,“國民政府不得不視英國集中軍隊之行動,為一種對于中國民族主義勒迫之行動。
7.為配合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生效后的運作,*彎“金管會”發布了兩岸金融往來辦法,準許大陸券商、期貨商即日起可先來臺設點及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