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

詞語解釋
跋涉[ bá shè ]
⒈ ?同“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艱苦。
例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長途跋涉。
英trudge; trek;
引證解釋
⒈ ?登山涉水。謂旅途艱苦。
引《詩·鄘風·載馳》:“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毛 傳:“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宋 曾敏行 《獨醒雜志》卷八:“朕久望卿來,何其遲也。涂中跋涉不易?”
葉圣陶 《我們的驕傲》:“我這么想著,就問他一路跋涉該受了很多辛苦吧。”
⒉ ?謂涉足于泥水之中艱難行走。
引董必武 《挽沉驪英女士》詩:“勤劬如老農,跋涉于泥田。”
周振甫 注:“指下田。”
孫犁 《秀露集·鄉里舊聞》:“土地是松軟的,把孩子們的腳埋進去,他們仍然歡樂地跑著,并不感到跋涉。”
峻青 《海嘯》第一章:“他們一會兒在齊膝深的水里跋涉,一會兒在爛泥地里蹣跚,走得非常吃力。”
⒊ ?猶言勞累麻煩。
引明 屠隆 《考槃馀事·造搥白紙法》:“平鋪石上,用打紙搥敲千餘下,揭開晾□分乾,再迭壓一宿,又搥千餘搥,令發光,與蠟牋相似方妙。余嘗製之甚佳,但跋涉耳。”
國語辭典
跋涉[ bá shè ]
⒈ ?跋,陸行。涉,水行。跋涉形容旅途的艱辛。
引《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卿久在兵間,跋涉驅馳,軍士良苦,可即還鎮,免行朝覲。」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出》:「小生接得此扇,跋涉來訪,不想香君又入宮去了。」
近奔波
英語to trudge, to trek
法語faire un voyage pénible, trek
分字解釋
※ "跋涉"的意思解釋、跋涉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在萬般失望之余,他果斷地作出背井離鄉的決定,開始他人生艱難的跋涉……
2.自從鹿門山流血一夜后,我就沒少跟著公輸博在崇山峻嶺流竄躲閃,倒也學會了他幾分本事,知道些山形水勢,很快就被我找到山中一道溪流,順流跋涉。
3.經過半小時的長途跋涉,終于到達了山頂。山上風光真美啊!山下的房子成了方糖,岷江河變成了一條飄帶,這時我才領略到一覽眾山的雄偉。
4.“媵人持湯沃灌”,是說作者在寒風中長途跋涉,四肢僵直,到了書館,服侍的人用熱水澆洗,驅散寒冷。
5.雖然長途跋涉,辛苦非常才來到這沙漠城市,但是城市里那些熱情樸實的人,卻著實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有朋,千里來相會,不枉我這么辛苦了!
6.他常要長途跋涉地遠征,吃定量配給的軍糧,要風餐露宿,還要面對戰爭和死亡的威脅。
7.經過艱苦的跋涉,他們終于到達了這座高山的頂峰。
8.旅途中的文化感受,不必如此擁擠、如此密集、如此迫不及待地表達出來。讓自己的筆多描述一點自然景物本身,就會更大氣。走在這樣一條奇異的路上,我們的合適身份應該是驚訝而疲倦的跋涉者,而不宜是心思很重的讀書人。余秋雨
9.經過長途跋涉,他們終于到了目的地。
10.在浩翰的大海中航行,迷失方向,水手將葬身海底;在茫茫的戈壁中跋涉,迷失方向,旅者將暴尸荒野;在無邊的探索中尋找希望之光,迷失方向,你將會與成功擦肩而過,抱憾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