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ǐ zhàng
注音一ˇ ㄓㄤˋ
⒈ ?依賴。
⒉ ?拄著手杖。
⒈ ?依賴。
引晉 干寶 《晉紀總論》:“倚杖虛曠,依阿無心者,皆名重海內。”
《晉書·趙胤傳》:“南頓王 宗 反, 胤 殺 宗,於是 王導、庾亮 并倚杖之。”
清 薛福成 《書益陽胡文忠公與遼陽官文恭公交歡事》:“今用事者,胸無成見,依人而行,況以使相而握兵符,又隸旗籍,為朝廷所倚杖,每有大事,可借其言以得所請。”
⒉ ?拄著手杖。
引南朝 宋 鮑照 《代東武吟》:“腰鐮刈葵藿,倚杖牧鷄豚。”
唐 王維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詩:“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唐 杜甫 《春歸》詩:“倚杖看孤石,傾壺就淺沙。”
⒈ ?拄著拐杖。
引《樂府詩集·卷四一·相和歌辭一六·南朝宋·鮑照·東武吟行》:「腰鐮刈葵藿,倚杖牧雞豚。」
唐·杜甫〈倚杖〉詩:「看花雖郭內,倚杖即溪邊。」
⒉ ?倚恃、依賴。
引《文選·干寶·晉紀論晉武帝革命》:「其倚杖虛曠,依阿無心者,皆名重海內。」
1.一掬苦汗,使一泓清流落英繽紛;或一蓑煙雨,放浪山水,“終日無事,嘯詠而已”,倚杖聽江聲,夜飲醒復醉。
2.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去沙,回首見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戲野花。云霞,我愛山無價。看時行踏,云山也愛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