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òng pǐn
注音ㄍㄨㄥˋ ㄆ一ㄣˇ
繁體貢品
詞性名詞
⒈ ?古時臣子或屬國進貢給帝王的物品。
英articles of tribute;
⒈ ?封建時代官吏、人民或屬國獻給帝王的物品。
引吳晗 《朱元璋傳》第六章二:“官手工業(yè)工場的生產,是不須計較成本的,因為一切勞動力和原料都可以向人民無代價征發(fā)或由全國各地以貢品的方式供應。”
《花城》1981年第4期:“舊時代,封建統(tǒng)治者向這個極北的省分勒索了名目繁多的貢品。”
⒈ ?古代臣民或屬國獻與帝王的物品。
⒉ ?上等的物品。
1.哀悼者擺好花圈,點燃蠟燭,燒上紙錢,并為逝者留下祭奠的食物,貢品,而片警則努力維持著秩序。
2.小年來到祭灶忙,灶神保佑祥瑞降。祭拜祖宗心誠懇,酒水貢品擺紛紛。打掃房舍添亮堂,祈求新年多安康。一年更比一年強,萬事順利心歡暢。小年快樂!
3.每到佛節(jié),信男信女們就在大菩提樹干上拴線,獻貢品,頂禮膜拜。
4.英山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英山生產的“團黃”、“圻門”茶與安徽“黃芽”并稱淮南三茗,為朝廷貢品。
5.水晶球、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10多個名優(yōu)品種,其中增城掛綠為增城獨有特優(yōu)珍稀品種,因果身中間有一道綠痕而得名,在明末清初時就被列為宮廷貢品。